制约国有粮食企业发展的因素不容忽视
来源:宋 健 杨延华     时间:2010-12-03 00:00:00
 2009年,通过对我县国家粮食储备库(以下简称:县储备库)进行绩效审计,发现一些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一、粮食收购方式单一,粮源掌握难度增大
县储备库粮食收购主要采取本库坐收的方式,2008年企业自营业务收购小麦26920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8%,收购单价上升8%;收购玉米33147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5%,收购单价上升10%,较大程度的影响了企业效益。
通过对我县两个主要产粮乡镇的三个自然村和部分串乡收购商贩进行随机走访,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近几年粮食市场波动较大,粮食总体价格呈现上涨趋势,宽松的购销体制使得卖粮农民在时间上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农民观望,惜售,待涨的心态较强。其二县储备库基层收购网点匮乏,收购环节、流程相对繁琐。考虑到运输、时间等成本,种粮农民大都选择将粮食直接售给串乡商贩,串乡商贩再卖给各乡镇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购销企业为追求更高利润,将粮食售向济南或省外,这就压缩了县储备库的粮食收购空间,间接抬高了收购价格。
二、企业库容偏小,未能实现规模化经营
粮食行业影响因素多,价格起伏大,市场风险高,只有拥有大规模的粮食库存才能应对市场变化、保证企业利润。截至2008年末,该县储备库粮食实际库存为42522吨,占到总存储能力的94%,企业基本已无有效仓容进行粮食收购,此时正值玉米价格相对较低的集中上市期,而企业粮食收购却处于“有粮无仓”的被动局面。
三、企业收购成本大,利润率偏低
2008年县储备库共销售小麦、玉米等各类原粮62685吨,实现销售收入10560万元,但销售净利润却只有31万元。原因主要是两个:其一,粮食收购成本大幅增加,近两年来粮食收购成本增幅大致在20%左右。如过去装卸一吨粮需6元,而现在8元以上才能雇到工人,仅雇工费就上涨30%;柴油和汽油价格的大幅上涨直接推动粮食购销企业加工成本和运输成本增加。其二,企业经营以购销原粮为主,利润率偏低。受管理体制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影响,我国原粮销售利润率一直较低,粮食行业有“利不过分”说法,以县储备库为例,该单位2008年原粮销售平均每公斤利润只有1分2厘,如果遇到市场波动,甚至会出现购销价格倒挂,出现负利润。
四、企业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流失严重。
粮食市场价格变化快、储存条件高,成本大,要取得较高的企业利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和发展,就必须要争取最优的购销价格和最低的储存成本,这就需要企业有健全的奖惩、激励制度来调动所有职工的积极性,高效率的参与企业购销和管理过程。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却发现县储备库至今没有一部完整可行的奖惩考核制度,职工贡献大小在收入上没有太大区别,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人才流失严重,业务人才置换身份后,有的成为粮食经纪人;有的成为粮食加工企业老板,变成国有粮食企业的竞争对手。
  针对县储备库存在问题提出的审计建议:
(一)完善激励机制,实行绩效与奖励挂钩,搞活粮食购销,调动粮食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抓好各级储备粮、政策性粮食业务的管理,细化考核办法,明确考核标准,对成绩突出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二是拓宽粮食经销渠道,对县外完善信息交易系统,开展电子商务,继续巩固长期建立的购销合作关系,对县内以区域为中心,完善粮食经销网点建设,建立粮食供应服务中心,采取配送、上门服务等有效措施,以优质服务、优质产品重新占领粮食经销市场;三是对开展除政策性粮食经营以外的其它粮食购销业务活动,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实行绩效与奖励挂钩。对开展外购外销、外购内销、内购外销,在确保资金安全完整以及没有产生任何经济或法律责任的前提下,可按实现净利润重奖有功人员。
(二)依靠科技兴粮,不断研制开发精加工、深加工产品,提高粮食的使用价值和附加值。一是改变过去收原粮卖原粮的局面,适应市场向收原粮卖原粮与开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以我县优质小麦为原料,开发品牌面粉;二是将谷壳、麦麸等副产品变废为宝,研制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如菌种袋等,不断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
(三)将粮食收购工作前移,探索实行订单收购,掌握粮源。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签好种植合同,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并实行收购“二次结算”,既让利于民,又让粮食企业掌握粮源。产前,精选优质、高产粮食品种供应种粮农民,搞好测土配方,并做好宣传工作;产中,提供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技术指导,选派粮食职工和技术人员深入农户,帮助解决种植中的困难和问题,与农民交朋友,消除顾虑,增强种植和种好优质粮食的信心;产后,提供粮食收割和整晒服务,按合同做好粮食收购结算工作。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