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行政事业审计的思考
来源:本站  时间:2013-07-08 00:00:00
王  萍 禹  雪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在促进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地方行政事业单位(除个别医院、学校外)财务核算一般比较简单,再加上多年审计,财务核算逐年规范,违纪违规问题逐年减少,以至于有些审计人员产生了“无事可审”和“厌战”情绪。审计中仅限于翻账本和就事论事,致使审计没有深度,处理处罚没有力度,更谈不上提高审计质量,行政事业审计仿佛走进了死胡同。因此,进一步探索深化行政事业审计的思路、内容和方法势在必行。
    一、关注一级预算单位,坚持二三级预算审计并重
    行政事业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应集中体现在预算执行审计上。通过审计,一方面揭露和查处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审查部门违反预算制度规定,虚报、多领财政预算资金;隐瞒转移、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私存私放资金,乱支滥用;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违规收费及截留、坐支非税收入;擅自提高标准、自定项目和扩大范围发放津贴补贴;规避政府采购,政府采购违规操作等突出问题。对于挤占挪用财政资金问题,结合基本支出定额管理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情况,从体制、机制层面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另一方面审查部门预算管理的完整性、规范性。重点关注部门在预算编制中是否存在代编代报问题,各项收入预算编制是否完整、科学,是否存在动用以前年度结余未纳入预算、部分所属单位收支未纳入部门预算及项目预算内容不细化等问题;在预算执行中是否存在未及时批复预算,自行调整预算,预算执行缓慢导致财政资金大量滞留闲置等问题。同时,应坚持对部门与下属二、三级单位审计并重,加强对履行行政职能或从事垄断性业务的二、三级单位的审计力度,促进主管部门及有关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二、三级单位资金、资产、对外投资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和考核。
    二、关注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是行政事业审计的重中之重。首先需要搜集专项资金审计相关文件,确定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及用途;其次是沿资金流向,审查财务收支过程中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揭露严重损失浪费或吃回扣、中饱私囊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结合行政事业审计所面对的单位层次高、行业多、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等实际,对一些面广量大且情况复杂的专项资金应采取审计调查的方法,全面了解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存在的问题,从更高层次上为党委、政府提出宏观决策参考意见和建议,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关注预算管理和资金使用的效率、效益性
    一是以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效益为重点,加强对部门综合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的监督;二是以促进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为重点,揭露因决策不当发生的重大损失浪费,纠正截留、挪用问题,防止资金流失,保证资金用足用好,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项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以降低公共部门行政管理成本为重点,抓住与行政成本有关的人、财、物进行监督,综合评价其经济性、效率性,并延伸到工作完成情况(效果性),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四是关注私存私放财政资金即“小金库”问题,从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促进廉政建设。
    四、切实抓好计算机辅助审计
    要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重要作用,认真学习和掌握应用相关计算机知识,并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审计工作中去,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网络审计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被时代所淘汰。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