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化解金融危机的思考
来源:李连渠 苏海彤 (郑州市审计局)     时间:2010-11-19 00:00:00
2008年9月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进一步加大,我市中小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生产经营形势十分严峻,亟待引起高度重视。
一、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局面
(一) 企业亏损、停产、减产和倒闭增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
全市6万多户中小企业营业收入总额596亿元,较上年下降 12%;利润总额71亿元,较上年下降33%;实现增加值24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31%,较上年下降21%。我市受影响的行业主要为煤电铝、耐材、汽车、食品、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房地产等。抽查的60户企业,2009年1月,存货总量达318223万元,同比上升7.2%,2009 年2月,存货总量达317900万元,同比上升2.48%;实现利润总额781万元,同比下降3.82%,形势较为严峻。
经济效益的持续下滑 , 加剧了一些中小企业的亏损和破产倒闭。据了解,我市6万户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中除当年正常注销1171家企业外,倒闭600多家,停产2000多家,半停产企业近3000家,出现亏损的企业达6000多家。抽查的 60户企业中,亏损企业数量由2008年10月的12户,上升到2009年2月的25户, 上升了108%,亏损面由20%扩大至41%。
值得关注的是,在全市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整体与下滑的情况下,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内贸订单金额等指标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经营收入明显上升,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是,非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指标均大幅回落。
(二)各项成本费用有所上升
1. 原材料成本上升明显。近两年来,煤炭、原油、矿石等原材料价格走势随着国际行情变化出现较大波动,2008 年上半年大幅上涨,下半年又快速回落。抽查的 60户企业中,2008年原材料、燃料等直接材料成本为821282万元,比2007年增长了11%。
2. 中小企业用工成本大幅增加。2008 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企业为职工缴纳的职工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标准提高 , 工资薪酬也有一定程度上涨。抽查的60户企业中,有10%的企业存在有拖欠工资现象。
3.中小企业承担的中介机构费用、行政性收费较多。抽查的 60户企业,2008 年,共承担的年审、资产转让、融资等中介机构费用、行业协会收费、强制培训费等行政性收费3036万元,比上年增长了近1倍。
4.城镇土地使用税负担增加显著。2007年下半年城镇土地使用税标准变化后,税负明显加大。抽查的60户企业,2007年下半年上缴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与上半年相比增长了一倍多。
(三)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1.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但融资成本较高。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家放松货币政策的影响,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有所上升。从我市60户中小企业调查情况显示,2008年10月至12月,贷款规模为26787万元,增量为8559万元,2009年2月贷款规模为187668.56万元,与2008年10月末相比增加89809.56万元,增加91.77%。2008年前有22户企业有贷款,2008年后有45户有贷款,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效果已初步显现。这些贷款有63%来自于国有商业银行,22%来自于其他金融机构,15%来自民间资本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对上述中小企业平均贷款利率为7.27%;民间贷款平均利率达到17.34%,个别企业民间贷款利率达到了30%左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融资困难的问题对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表现得更加突出。
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亟待完善。我市中小企业专业信用担保机构少,底子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一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数量少。目前,我市担保机构仅有130家,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为主的担保机构有23家,而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分别有216家、248家、254家,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为主的担保机构都有近50家,北京市有各类担保机构400余家,其中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为主的担保机构有65家。
二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实力弱。我市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户均仅3千万元,平均放大倍数为不到3倍,与杭州等地户均资本金4—5千万元,平均放大倍数为5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世界通行的担保机构放大5—10倍相比差距更大。
三是金融机构对担保机构认同度较低。大多数银行只与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的担保公司合作。我市只有少数担保公司能够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务。
四是中小企业在保金额总量较小。2008年,担保机构为我市3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在保金额不足20亿元(其中郑州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8亿元),相对于郑州市6万多户中小企业、约300亿元年担保总额的实际需求,贷款担保规模明显偏小,与中小企业的发展极不相称。
二、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
针对金融危机对我市中小企业的各种不利影响,如何帮助中小企业顺利度过危机,事关我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全面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
通过对全市60户中小企业的分类抽样调查发现,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我市高新技术类中小企业表现出了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充分说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是抗击金融危机,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之计。我市应把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针。
(二)对中小企业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不能整齐划一,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情况,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较大市场空间,但受资金、产能等瓶颈制约难以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要重点扶持、精心培育,帮助企业声速做大做强;对产品有市场,但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的中小企业,要采用财政贴息、专项奖励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改造,稳步扩大市场和产能;对容纳就业量较大的中小企业,要按照“保企业就是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的政策思路,根据有关就业政策要求,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就业奖励等,以增扩就业岗位;要下大决心抑制那些成本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产能,为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三)转变政府职能,完善配套服务
要紧密结合“企业服务年”活动,将重点放在长期为中小企业营造有利于发展的环境上,要努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建立长效机制,构建服务型政府。
一是建立中小企业统计数据体系。调查发现,当前我市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数据库体系,要逐步建立、完善中小企业数据库,及时准确的掌握中小企业动态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
二是要进一步放宽中小企业的投资经营领域。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业和项目外,均应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投资经营。凡是允许外商投资的领域的行业,要同时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开放。
三是要进一步削减行政性收费,简化行政审批程序。调查发现,目前我市中小企业行政性收费仍然较多,且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的审批程序复杂、周期较长,有关职能部门应采取措施予以改进。
四是制定针对性强的人才政策,创造条件支持中小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
五是加快建立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培养更多的适用型人才。
六是各级新闻媒体要建立为中小企业开展信息服务的平台,通过信息网络和新闻媒体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法规、产业导向、行业动态、市场需求、技术项目、人才供求等信息服务。(执笔:代伟杰 饶红鸿 麻素崎)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