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郑州市经济较快发展的思考
来源:谢书明 段道湍 (郑州市审计局)     时间:2010-11-19 00:00:00
一、完善发展战略,促进核心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一)加快“大郑东新区”发展规划。建设以航空运输、公路快运、铁路高速客运和集装箱转运为重点的现代化交通体系;着力构建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积极培育现代农业、工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会展、物流、文化、创意、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引进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入驻,着力打造郑东新区经济发展高地,逐步建设成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发展的现代化复合型新城区。
(二)高水平编制郑州国际物流中心规划。实施好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等重大项目,积极推进一批重点综合物流园区、重要冷链物流基地、粮食物流体系、出版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三)加强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鼓励支持境内外金融企业在河南设立机构;支持通过战略重组等方式建设跨区经营的商业银行;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扩大交易品种,推动期货市场稳步发展。
(四)编制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在继续抓好嵩山少林寺、新郑黄帝故里、大河文化遗址、商城遗址等具有世界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创作一批高质量的文化精品,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
(五)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规划。按照国家、省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的要求,要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节能,继续推进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加快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加快对小火电、水泥、钢铁、造纸等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步伐;以开发区、工业集聚区为重点,大力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积极推广新型墙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工业化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继续抓好重点流域、区域和行业的环境综合整治,完善环保监测体系,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对达不到排放要求的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停产治理或强制搬迁。确保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00天以上。  
二、抢占先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着力推进企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加大对汽车、装备制造业、铝工业、煤电、能源、食品、纺织服装、建材、耐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提速力度,有效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工业竞争力。二是积极实施大企业发展战略。要围绕大枢纽、大金融、大物流和郑州百万辆汽车制造、现代煤化基地等产业集群发展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集团,以提高工业经济规模效应和产业集聚效益。三是狠抓中小企业发展。要千方百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引导中小企业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实现转型升级。
(二)着力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强化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鼓励企业和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争取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引导和支持企业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新变化,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推进企业战略重组和上市步伐。加快构建国有资本退出和外资、民资、社会法人资本进入的新机制,推进企业产权多元化。支持企业择机上市,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和政府投融资主体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和中期票据,支持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扩大信托融资规模,争取设立我市农业开发等产业投资基金。
(四)加大对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我市政府应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减轻企业负担;全面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鼓励商业银行、农业银行等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对有市场、有竞争力、发展前景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企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设立担保机构,在我市尽快建立以财政为依托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郑州商贸都市发展水平
(一)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进一步完善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网点三个层面的商贸流通网络。推动二七商圈、碧沙岗商圈、紫荆商圈实施产业升级,培育壮大郑东新区商圈、火车站西出站口商圈、郑州铁路新客运站商圈。制定市场管理条例,大力推进区域性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加快社区商业发展。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
(二)加快发展物流业。采取国际招标的办法,编制完善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全面提升物流业发展档次。加快圃田、航空港两个物流园区和11个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积极推进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和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加快粮油、农资、医药、出版、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行业物流发展。扶持重点物流企业发展,争取培育1家5A级物流企业、引进1家国际著名物流企业。
(三)加快发展金融业。加大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引进力度,积极支持东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创新类和规范类证券公司、期货机构和保险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做大做强。加快培育资本市场,增强企业融资能力。
(四)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协调发展服务。把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服务项目建设,提升服务功能,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使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就业、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过程。
四、高度关注民生,促进郑州经济全面发展
高度关注民生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基础。只有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保障网络健全,安全系数增强,民生得以明显改善,解除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提振我市经济。
(一)积极扩大社会就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提高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援助,重点帮扶就业困难人群和零就业家庭。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大学生到基层等优惠政策,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鼓励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和军队一线等艰苦环境工作,支持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重视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引导他们就近就业,支持他们返乡创业;支持困难企业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减薪等办法,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建议从2009年开始,每年拨出一定专项经费,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自主创业、城乡劳动者和回归创业者的扶持、援助制度,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确保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支付。全面实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加强监管,确保健康运行。积极推行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优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三)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把调整收入分配、发展服务业与扩大消费结合起来,大力开拓消费市场,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落实企业最低工资制度,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优抚对象、建国前老党员等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引导房地产企业多开发建设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房,鼓励大型房地产企业进行集中连片开发,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参照兄弟省市的成功做法,加快发展住宿餐饮、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开发与节假日调整相适应的旅游、文化、体育健身和网络、动漫等热点消费;继续优化消费环境,落实居民购买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的鼓励政策,全面清理消费领域相关规费;完善家电下乡补贴办法,真正让利于民。
(四)下大力做好“三农”工作。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新的突破。在推进农村改革方面,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经营权为目标,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办好跨区域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方面,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粮食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核心产区,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围绕发挥我市在粮食、蔬菜、水产品、大枣、西瓜、大蒜等方面的生产优势,突破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高产农田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沼气等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方面,加大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巩固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抓好农民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工作,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

(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政之要,首在利民,重在安民。为此,在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内需的同时,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切实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下大力尽可能多的创造就业岗位,切实解决城镇职工下岗失业再就业、大学生就业等迫在眉睫的问题,同时,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等扶持力度。扩大我市大专院校特别是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比例,大力发展对外协作办学,既能缓解目前就业压力,又能培训专门人才,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在全社会开展“暖心”工程,加大对低保人群和困难群体的求助、扶持力度,千方百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